新開的小角落, 很適合畫圈圈...
2025年10月7日 星期二
自帶BGM的大背包 - Meteor
算是有陣子沒做大比例的模型,
這次就踢到了傳說中的流星~
不知道哪天會不會給我撞到石斛蘭...
第一印象,好大一盒...
體積上雖然不會比PG的盒子大上多少, 但這只是個背包阿...
陸模為了規避版權, 取名: 劉醒號...
還自帶鄉音的XD
開箱後就是有點雜亂的板件,
大部分都是大型件, 所以真實零件數量並不算很多.
現在陸模都要搞發光電系,
裡面的圓形電路板還是未裁切的,
需要徒手掰斷他...
引擎內核交錯使用透明件和一般件,
讓打光時會有多層的內焰效果.
引擎總成素組,
兩顆獨立的引擎手感跟手榴彈差不多~
流星的尾巴?
類似垂直尾翼的結構,內建了三組發射器.
從體積來看感覺是類似干擾彈的裝置~
主砲, 看起來相當巨大,但他的零件其實很少,
這應該也是整個模型中最難組裝的部分~
飛彈發射箱與外側的光束砲.
一直覺得這結構怪怪的,讓光束武器掛在會打空的發射箱外側...
不管是配線或是結構都是不太合理的安排~
底座很有創意的做成操縱桿的型態
1:1手握剛好,但就是配色非常單調...
素組完成, 放在桌上幾乎跟螢幕一樣大了,
整體重量也相當有感~
零件拆洗~
大零件雖然數量不多, 但表面積大,
洗起來也頗費勁
這次想搞點新花樣,
弄了一些LED和小型電源~
將LED腳反摺後串接~
形成一串橘到紅的光帶.
外面鋪上棉花,
頂端黏上用紅色框架做出飛彈的彈體.
形成發射中的特效件
外殼也開始上色,
老方法的灰黑底漆流程, 但這次零件太大,很難一次完成.
只好每個部位分開處理
飛彈發射器的內構作了一些分色,
大比例的好處就是遮蓋的處理相對輕鬆
其中一個發射箱安裝了電源組件,
並透過2 pin接頭固定在一個發射孔的後方.
原本想用單純的插拔方式來點亮特效件,
但考量到平常可能要安裝但是不開燈的選項, 在底部加上一顆switch.
為了將層次感逼出來,很多小地方都做了分色,
這才不會浪費了大比例帶出來的細節
紫色件雖然顯眼,但數量其實不多,就全部一起處理,
一樣要在零件上儘量分色, 不然單純的大面積紫色看起來會非常單調.
內構板上有相當豐富的刻線,必須說這些刻線的邏輯還蠻好的,
百葉窗散熱口用金色凸顯,
其餘平面用深鐵色搭配深灰作出異材質的層次感.
主砲的分色非常要人命,
零件不多但上面的細節非常多而分散,
這裡消耗了相當大量的遮蓋膠帶...
引擎部分為了表現高溫感,
用亮吟打底,再用煙燻色與金屬藍拉出燒灼色.
引擎周圍的可動噴口, 每個可動面都有內外構,
所以要處裡非常多片相似結構,相當煩人...
內外表面的邏輯跟先前一致,
就是要儘量把兩片零件噴出10片組裝起來的感覺~
噴口組裝,
整個機械感相當不錯~
引擎前方渦輪,
其實宇宙中應該沒有渦輪進氣的需求,
所以這更有可能是某種強制散熱的機構...
主體配線, 一進四出,加上一條磁感控制線~
空間上不算緊湊, 安裝起來不太困難
貼上水貼與表面處理後,
總算解決了這孩子!!
--------------------------------------------------------------------
大部零件分解,
數量不多,但都相當大,
攝影箱裝的非常勉強
底座,
搖桿與按鍵分色,並加上一些磨損處理,
質感好上很多
光束砲,
原本的配色和造型非常"平",
除了色差處裡外,也在散熱孔附近加強煙燻處理.
飛彈發射箱,
線條簡潔俐落,簡單分色機械感就會出來
裝上特效件,
這個尾焰相當可以啊!
(好啦真要說宇宙中不會有這樣的焰型...)
雙主砲!
上完色後滿滿細節~
前段炮身有非常多欠分色的地方,
其實基本的上色邏輯就是越內側越多凹凸就打金屬色.
外層的大平面就用實色搭配陰影噴塗.
主砲也包含了一具12聯裝飛彈發射器,
有趣的是艙門打開後可以嵌入炮身內,
強迫症友善~
無武裝本體, 相當沉重~
造型上很像星戰的 Y-wing
表面分色也是儘量把內外構的感覺凸顯出來.
引擎噴口,
透明件/金屬噴嘴/內構/外甲.
每一層都有自己的配色合理性~
裝上側邊武裝, 整個寬度就要爆箱了~
這時的機身形狀反而很像X-Wing...
裝上主砲,
整個氣勢就凸顯出來了!
當成一艘戰艦來看待他都還挺好看的~
type-c電源輸入在尾巴,
可能要選低調一點的線材才不會這麼顯眼~
引擎中的藍焰會不定速旋轉,頗有儀式感~
METEOR-01 一號機! 主砲口的光也相當明亮,
不過安裝開砲的特效件必須拆內部的導光條,
而主砲結構又超緊, 還是放棄了開炮特效件...
渦輪內也有旋轉的紫光,
不過這個型態下要點燈要另外放置一顆磁鐵在機頂.
而且光效大約三分鐘後會自動關閉.
裝上飛彈特效件,
不過想想流星好像沒有在這樣一發一發射的,都馬全彈齊發...
機體的前半部可以透過雙關節向後反摺,
露出連結機構~
說是連接機構, 實際上就是個小爪子,
左右夾住腰部而已, 要靠連結MS的手部提供額外的支撐性...
變成尾舵的尾巴~
這排發射井的設計我還蠻喜歡的...
這架流星應該是1/144比例,
所以HG/RG/MGSD的MS應該都可以安裝~
手邊沒有適當的孩子, 就讓身為雜魚的GQ Gelgoog來舒服一下~
穿上流星就是強,
第一時間讓我想到cyberpunk大衛最後穿上的改造金剛~
-------------------------------------------------------------------
礙於體積,流星實在沒法拍太多完成照...
整體而言,
這組套件的完成度和細節都相當不錯,
不過一如既往,陸模再組裝手感和一些細節就處理的相當隨便~
光是說明書就又不少錯誤的地方~
還有一些主砲中的反人類的內構設計...
撇除這些雷點,模型本身的細節刻劃相當豐富,
豐富到我覺得素組會完全埋沒這架機體的潛力...
另外就是電控的部分,
雖然磁控機關是個聰明的設計,
但完全沒考慮不安裝MS時的啟動,自動斷電的機能也讓長時間展示有困難,
但回到光效, 整體的發光感是相當不錯的~
雖然組裝難度不高,
但這架"劉醒"實在不推薦新手來玩~
相對的如果有分色上色的能力, 成品可以相當令人驚艷~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