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LEGO Technic 超跑初體驗~ Bugatti Chiron



做了農神五和太空梭後就一直對大比例的樂高充滿興趣
說到大比例就一定要試試1:8的超跑系列...




原本再Sian和Chiron之間掙扎, 但聽說Chiron要停產了
還是先收了再說.


盒子相當巨大, 要把他扛回家還真是要費不少力氣
上秤一看, 足足6.1KG...


這是第一次做Technic系列
也很好奇這個系列做起來的手感.


開箱後裡面分成了五個子箱.
用接圖的方式形成車子的影像.
左側外露了四個輪圈件.


說明書一樣是全彩印刷, 兩大本
還有一張部件用的貼紙


與一般樂高一樣, 配件都有分好包裝,
只要照著說明書的順序組裝即可.
第一的區域是後輪懸吊,
製作時可以感覺到與傳統樂高的積木感不同
幾乎都是插銷與結構桿的組合.


後懸吊的避震器, 這台車重相當重.
每個輪子都配備了兩組彈簧。


Chiron是四輪傳動車款, 前後輪都有配置差速器.
這塊零件是整台車中非常有趣的亮點...


整個後車身總成, 可以看出後輪極度靠後,
中間的巨大區域留給了中置引擎.


在製作引擎前須要先組裝變速箱.
算這台車中最複雜也是製作上最不討喜的部分...
為了要做出換檔的能力,
這個變速箱牽涉到大量的齒輪傳動.
過長的傳遞鍊放在緊緻的區域,
加上軟質塑料讓傳導效率低落.
同時也很難理解整個變速箱的運作連動.


換檔機制採用四芒星狀齒輪做1/4圈的切換,
帶動花瓣型切換輪推動滑塊離合器.
雖然結構很好理解, 但一樣產生傳動效率低的問題,
切換起來就是有種軟軟卡卡的手感.


這台車我最喜歡的部分-W16引擎.
原本我以為Chiron的引擎是兩台V8組成.
但實際上是一台V8加上兩台直四的構型.
所以會有三組曲軸.


組裝完成的引擎呈現一塊大三角型,
從結構來看其實不像W構型...
引擎運作時所有的氣缸活塞都會連動.
看起來非常舒壓~


三組曲軸很緊緻的靠再一起,
靠前端的同步齒輪連動.
動力會由後部的齒輪跟變速箱連接.


引擎/變速箱與後車身結合,
整個後車身基本上都被動力單元佔據.
同時也增加了需多支架框起整個結構.


前車身內部結構,這部分主要是前輪的傳動機構.
跟後輪一樣要處理避震,傳動,差速器.
同時還要加上轉向的結構.
中央還有前進/後退/空檔撥桿的離合器.


前差速器特寫, 非常的緊緻.
簍空的結構可以很清楚看到差速器的運作方式.


前後車身內構,
兩塊模組都相當的巨大...


在前後車身組裝前還要加上部分的車室與車頂.
這部分提供了引擎與駕駛座間的防火牆結構.


前後車身連結! 說明書上說這就像是結婚一樣...
中間靠少數的連結庄結合,
同時傳動機構也必須剛好吻合.
兩大塊結構靠在一起並正確連結時感覺真的不錯.


連結後的車體非常巨大, 重量也相當驚人.
雖然連結只靠少量的接點連接,
但結構卻意外地蠻穩固的


連結前後車體後還有許多的結構樑要安裝.
車體剛性也會進一步增加.


有了骨架後就可以在外部安裝車殼, 後車殼是寶藍色.
其中尾翼的部分有可動機構,
收起時會貼合車身, 相當流線.
尾燈的結構也相當有趣,
用不同類型的零件做出很好的層次感.


車殼繼續往前車身延伸,
前半段的車殼是天藍色,
兩種車殼間採用傾斜/重疊的方式安裝.
讓車體測編特別有層次.


內裝座椅也相當精緻,
頭枕與扶手都有可動性.
座椅也呈現有包覆感的筒形結構.


儀表板也是用皮革色, 整體的內裝元素還蠻豐富的.
副駕駛座的腿部空間相當大,
還可以看到一部分傳動機構.


駕駛座相對就很壅擠,
突出的儀表,可連動前輪的方向盤.
還有下方大塊的換檔撥片,這個撥片在使用上有點緊
換檔時壓起來會有種怕怕的感覺...


安裝完車門與前車殼後基本就完成了,
這個車頭還是相當有殺氣...


車輪是超跑系列的重點, 巨大精緻的特製輪框加上扁胎.
非常亮眼.


車側使用軟桿呈現chiron的側面弧形線條.
但這是一個很糟的設計...
軟桿使用四個可動夾具固定
輕輕一碰就會脫離, 非常不穩固...
另外車門只使用單一轉軸, 開關上也非常的虛軟


車尾的結構相對豐富,各種顏色與元素的搭配,
整體的流線安排
還有半露的引擎, 看起來非常完整.


推動車子從引擎室可以看靠W16活塞的運轉.
不過因為傳動鍊太長, 要推動足夠一段距離才會連動.
最後引擎的上蓋雖然看起來比較精緻,
卻也擋住了一半的引擎可動結構.


尾翼結構相當不錯, 除了升降外也可以調整角度.
同時這個結構也可以透過"車鑰匙"從車側調整.


這麼大的車完成後馬上就被拖出去玩...
從上方其實也可以看到引擎蓋的部分設計的太空曠
在往上延伸一些的話感覺會更完整些.



=================================



這台樂高完全是嘗鮮的心態買下來的...
一來是想試試大比例車輛, 二來是Technic系列的手感.

從結果來看Chiron的成品在機構上相當令人驚豔.
在有限的車體空間中實現了W16可動引擎,多檔位變速箱,離合器
四輪傳動,前後差速器, 獨立避震器, 方向盤連動, 可動尾翼...等.
在內裝上也有許多讓人驚訝的細節.

BUT!
這台車完成後卻也有許多缺憾感..
Technic零件的組裝手感其實相當單調,
都是基本的樁與樑構造, 所以雖然可以做出穩固的連動機構, 但大量的數洞洞安裝還是讓人覺得煩躁.
尤其是它完全不能錯!!! 只要裝錯, 基本上就要逐步倒帶才能修正.

複雜的機械連動讓人驚豔, 但同時長傳遞鍊的塑膠齒輪帶來的是鬆軟的手感.
有些地方會讓人覺得太過糾結於功能而沒有考慮到把玩的手感.

相較於後車身而言, 前車身像是個未完成品...
整個結構過於單薄, 車頭/車門相當鬆散.
引擎蓋的覆蓋度也是很明顯的缺陷
最令人髮指的就是塑膠條的曲線結構.
用小c扣固定這種有彈性的東西真的是無法把玩, 一碰就掉.


整體而言這台Chiron的製作過程是有趣的.
他所達到的機構複雜度也相當驚人.
但就滿足感來說反倒是沒有傳統磚的樂高來的令人開心.
同時它的體積與重量也會造成收納上的大問題.

如果讓我在選一次Technic套組,
或許摩托車會是更好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